不溶性微粒检查法显微计数法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和测量微粒,能够准确识别和计数不溶性微粒。这种方法避免了仪器法可能出现的误差,如光阻法可能因气泡、结晶等干扰导致误判,允许操作人员直接观察微粒的形状、大小和颜色,从而更直观地评估药品中的不溶性微粒情况。这种直观性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微粒的性质和来源。
不溶性微粒检查法显微计数法的使用注意事项:
1.实验环境控制:
-实验操作应在洁净工作台或层流净化台中进行,确保环境中无外来微粒的干扰。
-高效空气过滤器的孔径应为0.45μm,气流方向由里向外。
2.仪器校准与维护:
-所用仪器如显微镜、取样器、传感器等应定期校准和维护,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。
-显微镜应能检测粒径不小于10μm和25μm的微粒,装置内附有光线投射角度、光强度均可调节的照明装置。
-微孔滤膜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,确保其符合要求(如孔径、直径、格栅情况等)。
3.样品处理与测定:
-供试品溶液应充分混合均匀,避免产生气泡。
-在过滤过程中要小心操作,避免滤膜破裂或污染。
-对于黏度过高的样品,可采用适宜的溶剂稀释后测定。
4.数据记录与处理:
-记录所用仪器型号、样品包装情况、检验数量等信息。
-计算每1ml供试品溶液(或每个容器)中所含10μm以上(≥10um)和25μm以上(≥25um)的不溶性微粒数。
5.结果判定:
-根据相关规定判定样品中的不溶性微粒数是否符合规定。例如,标示装量为100ml或100m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除另有规定外,每1ml中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12粒,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粒。